编者按
数字政通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核心应用与运营服务提供商,以“创新数字中国,成就政通人和”为己任,始终致力于以数字经济赋能政务数字化建设,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司成立二十余年来,5000多个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此次推出省份篇系列文章,旨在从全国各省精选项目案例,总结分享建设经验,助力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11月8日,赛迪顾问发布《2022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山东成为上榜城市数量最多省份之一。数字政通在山东的业务广泛覆盖一网统管、市域社会治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城市级停车、城市运营等方面,成效显著,众多项目获得了省市乃至部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数字政通助力临沂打造“一网”“一库”“一图”“一端”“一平台”城市管理新模式,创新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临沂市城管局通过大力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行动,优化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体系,搭建起空中、地面、地下立体式、多要素汇聚的智慧城管综合平台。通过建设城市管理大脑平台、智能化数字城管系统、中心城区视频智能化监管平台、综合执法系统、智慧广告管理系统、智慧城市管理APP、中心城区油烟在线监测平台、中心城区渣土车智能监管平台、无人机综合管控平台、地下管线综合平台、智慧停车平台、共享单车平台等子系统平台,构建了涵盖基础支撑、行业监管、公众服务、综合运行“4+6+3+3+N”的智慧城市管理综合系统平台,同时建设了城市管理共享数据中心及相应硬件设施,着重打造了“一库、一图、一平台、一终端”。结合市委、市政府“对标先进、流程再造”的部署要求,建立实施高位协调、主动发现、快速处置、综合考核、平急转换五大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城市管理的“绣花”工程,努力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具有临沂特色的系统平台,在抓好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和应对重大急难险重城市管理任务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1
背景情况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时强调: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过40年高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临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下辖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高新区及蒙阴、沂南、沂水、莒南、费县、平邑、兰陵、郯城、临沭九县,城镇化率达到56.5%。中心城区人口365.2万,建成区面积598平方公里,如何精细、高效地管理好这座城市,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2007年4月,临沂市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第三批试点城市,系统建设全面启动。2008年6月,《临沂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实施方案涵盖三区九县,实现“城镇全覆盖”的大架构体制。2010年3月,临沂被授予全国革命老区第1个、山东省内第3个、全国第30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城市管理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临沂市对数字化城管系统进行首次升级,改造扩建第一代综合性数字化监督指挥大厅;2015年,完成“两级监督、两级指挥、分级处置、协同办公”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提升改造;2017年,数字化城管系统完成第一次智能化升级,同年,第二代大厅上线,并实现市级平台和县区平台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行。
2018年,建设了临沂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大厅,并于2019年投入运行,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完成了中心机房建设,装修建设、综合布线,同时设置100多平方米智能大屏。2020年9月,率先建设完成“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管理综合平台,并设置市、区、街三级指挥调度坐席94个,成为临沂市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和应急管理中心。
02
主要做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临沂市城市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行动,建设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构建并优化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初步构建起“全域覆盖、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智慧城管体系。重点建设了“一网”“一库”“一图”“一端”“一平台”,即:建设“网格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整合共享各类信息资源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绘制包括视频识别、餐饮油烟、渣土运输、运行安全、智慧停车、智慧防汛等“14+N”城市管理全要素地图,打造智慧城管APP、和构建涵盖基础支撑、行业监管、公众服务、综合运行“4+6+3+3+N”的智慧城市管理综合系统平台。
“一网”。建设临沂市“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基于权利清单的处置体系、监管分离的监督体系、数据说话的评价体系,利用数字城市管理单元网格管理法、部件管理法、监管分离管理体制、闭环化管理流程、长效化考核评价,全部实现问题发现、立案派遣、指挥调度、决策分析的网格化管理。各网格分中心以辖区内社区为基础单元网格,使城市管理职能下沉、重心下移,形成以街道为主体的闭环城市管理工作体系,明确网格人员的具体职责,实现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区域的定位,充分调动网格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街道、社区主动发现、快速处置问题的基础管理能力,逐步转变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网格分中心主要负责通过外网将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终端延伸到社区网格内,配置专职网格巡查员,巡查上报、处置和核查辖区内城市管理问题等各项具体事务,使城市管理工作延伸到网格,任务落实到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
“一图”(智慧城市管理大脑运行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一张图。通过一张地图即可查看城市管理涉及的各类数据,实现各类数据的空间维度整合,集中展示城市管理的各类静态动态业务数据、各类主题数据及可调度因素数据。同时通过对接各涉及城市运行安全行业应用子系统数据以及成熟完善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城市管理大脑监测预警系统可实现对城市运行安全的实时监测、预警展示以及跟踪处置。
“一库”(城市管理数据共享中心)。建立城市管理数据共享中心。不断完善各类基础资源建设,在优化城市建成区的地理编码数据、单元网格数据、城市部件数据等已有普查数据的基础上,按业务梳理数据来源,归纳数据类型,区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完成视频监控点位数据、经营店铺点位数据、立交下穿排水泵站数据、户外广告数据、排水井盖数据、各种雨量计、城市照明设施数据建筑工地点位数据、等城市管理专题数据普查,建设包含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和公共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城市管理专题数据库、业务运行数据库等四大数据库的智慧城市管理云数据中心,夯实“智慧城市管理”数据基础。
“一端”(智慧城市管理APP)。打造智慧城管专业APP。将城市管理运营、数据监管、综合执法、视频监控、决策分析、公众服务,整合至全市统一的APP平台中,连接城市管理涉及的领导、部门、街道、社区、处置、巡查、公众等一系列人员,依托部门、岗位、人员,划分APP终端权限,实现全移动办公、全移动共享与全移动决策分析,真正做到通过一个APP,连接城市管理的一切人、一切事。
“一平台”(智慧城市管理综合系统平台)。
为解决城市管理中权属不清,责任不明,问题发现不及时,问题处理不高效等问题,满足城市管理日常管理、重点难点管理需要,实现城市运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群众满意”的目标。临沂市城管局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新时代工作方式,大力实施“互联网+城市管理”行动,升级建设了智能化数字城管系统。03
特色亮点体制机制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标先进、流程再造”的部署要求,建立实施五大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高位协调机制。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横向连接28个市直部门单位,纵向连接5个区指挥中心、10个街道、407个社区,创新实行市、区、街道三级坐席集中设置、联席办公模式,进一步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联动、协同指挥。
主动发现机制。一是通过市场化服务外包,组建了一支专业的信息采集监督员队伍,实现对中心城区282平方公里的信息全区域、全要素、全时段采集。二是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针对多发易发,单纯靠人工无法实现24小时全时段监控的情况,按照“机器补人”的管理思路,创新搭建了智能化视频识别平台、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平台、渣土车在线监控平台、共享单车大数据平台,对接共享了道桥、防汛、照明等市政公用物联感知智能化平台,打造永不疲倦的“城管哨兵”。三是按照“科技领航,打造智慧管理新高地”要求,组建了集“全域巡航、智能监管、实时采集、精准考核”于一体的46人的无人机巡查大队。利用无人机采集的效率和范围优势,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城乡环卫一体化、违建点位巡查、“双城同创”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撑,提高了工作效能。四是通过“临沂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号、“市民通”APP、“爱山东容沂办”和12319、12345服务热线等方式,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渠道,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新模式。
快速处置机制。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属性分类派遣案件,市、区、街、居四级协同联动,确保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通过效能督办,逐级督查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综合考核机制。建立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制度,将数字城管考核作为重要考核方式,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和文明单位创建测评,有效调动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平急转换机制。临沂根据管理实际,将数字城管国标涉及的204类管理对象 拓展为215类,全部纳入常态化日常管理,实现每天对常规性问题的立案派遣、限时处置,确保精细化管理常态长效。遇到大气污染防治、夏季防汛、冬季除雪、活动保障等重大、紧急任务时,随时变身应急指挥部,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智慧赋能。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主动积极投入到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近年来,临沂市城市管理局与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海康威视、锐明技术、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网格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管理、综合管网管理、市政管理、视频处理和分析、视觉算法、视频安防技术、智能车载视频、无人机飞行影像系统平台、管线地理信息整合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搭建起空中、地面、地下多要素汇聚的智慧城市管理综合平台,以科技力量赋能城市管理。
队伍建设。坐席员: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横向连接28个市直部门单位,纵向连接5个区指挥中心、10个街道、407个社区,创新实行市、区、街道三级坐席集中设置、联席办公模式,进一步实现城市管理的高效联动、协同指挥。
信息采集监督员:临沂市招标选定两家专业信息采集公司,组建150余人的专业信息采集监督员队伍,按照城市繁华程度划分三级管理区域,根据工作需要每日对责任区域内问题进行采集上报及核查结案,并在文明城市创建、汛期、重大活动期间实现灵活机动的专项采集。
无人机大队:为开展空中信息采集拓宽城市管理广度,临沂按照“科技领航,打造智慧管理新高地”要求,组建了集“全域巡航、智能监管、实时采集、精准考核”于一体的46人的临沂市城市管理无人机大队,强力推动实现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大幅提高临沂城乡居民文明程度。
04
应用成效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水平显著提升。
横向上,临沂市智能化数字城管平台底层按大数据架构进行部署,实现了各类应用模块千万级数据的秒查,运行速度大为提高,在实现全市(四区、九县)数字城管一体化建设运行的基础上,完成了与省和住建部平台的互联互通。
纵向上,大城管运行日趋完善,配合城市管理重心下移,通过对工作流程的优化再造,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点对点,端到端的处置,直达处置末梢,城市管理日常事务实现全覆盖常态化管理。全市90%以上的城市管理问题得到了及时反馈和有效处理,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常态。一是问题的发现能力极速提升,目前中心城区数字城管日均案件受理量达1100多件,是系统运行初期的5倍;二是问题的处置能力大幅上涨,问题的平均处置率达到93%以上,中心城区和驻城街道的问题处置率目前已达到了99%以上。
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智慧城管是数字城管的拓展与升华。“城市大脑”建设,集数据赋能、智慧互通、标准统一、应急指挥、安全保障五位一体,加强应急管理与常态化建设,实现技术先进、保障有力、互联互通。
——标准先行。临沂以“标准先行,规范引领”指导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运行,将国家标准同临沂实际相结合,构建一套具有临沂特色的智慧城市管理标准规范。通过智慧城管建设手册、运行手册、事部件手册、管理手册等一系列标准的搭建,形成临沂市指挥城市管理标准体系,不断规范智慧城市建设路径、运行路径和管理路径。
——运行中心。实现14+N多类数据空间维度的整合,形成资源平台、数据高地。通过共享自然资源、政法、生态环境、市场监管、行政审批、城市管理等部门信息资源,形成城市管理的大数据,实现各类专题数据的智能分析、研判、预警。打通数据通道,让各类数据关联起来、流动起来,最终实现统一的数据分析、一张图展示和实时的应急指挥调度。
目前,已接入社会综治“雪亮工程”、公安交警、治安等视频监控近18万路,获取法人信息19.8万家、审批数据350余万条共享35个空气质量监测点、447个建筑工地扬尘监测点、60家商混站的PM10监测信号、3203个建筑工地视频监控信息。
城市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
科学施策“城市病”治理,精准定位,解决城市管理难点痛点问题,促进城市管理和城市创建工作由被动向主动、静态向动态、粗放向精细、无序向规范转变。
——科技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通过中心城区油烟在线监控平台对953家重点业态、重点规模、重点区域餐饮服务单位实现在线监控,餐饮油烟防治成效显著;二是累计淘汰国Ⅲ、国Ⅳ排放渣土车530台,改造更新国Ⅴ以上排放渣土车1936台,通过渣土车在线监控平台对中心城区30家企业2887台渣土车、398个建筑工地及商砼站纳入进行在线监管成效初显,市城管局加大与住建、公安交警、行政审批等部门的合作力度,严厉查处渣土扬尘污染行为,严格落实“一次处罚、两次关停、三次列入黑名单”信用联合惩戒措施,形成了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三是结合临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信息采集重点,增设大气污染数字化监管专项模块,重点选取市容环境、工地管理、餐饮油烟、渣土扬尘等4大类43小类城市管理问题,纳入常态化管理,实现日常管理限时办结。
——智慧赋能城市创城工作。一是通过智慧城管系统进行专项定制,打造智慧城管创城督办专项模块,增设公共设施、施工管理、宣传广告、市容秩序、交通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8大类、45小类创城督导问题。借助网格化管理和问题处置“点到点、端到端”优势,打通管理脉络,直达末梢神经,提升创城督办的工作效率,智慧赋能临沂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二是加快梳理智慧城管平台热点、难点问题,借力创城督导提高“城市病”问题的处置效率,构建起沟通快捷、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监督和处置新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城市管理大数据汇聚分析优势,通过创城专项模块对创城热点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和热点分析,为创城督办提供数据支持。
——助力“夜经济”有序发展。一是对平台的划转及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实现了中心城区数字化城管案件的跨区派遣,创新实现5小类“夜经济”案件区域内案件“点对点”直派功能;二是采用“实地查看+视频巡查”方式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夜间市容秩序管理工作进行巡查;三是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加大对早市、夜间问题的巡查力度。
05
经验启示近年来,临沂市城市管理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深入践行‘721工作法’,推进重心下移,实施‘绣花工程’,创新城市治理,持续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临沂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经验做法,主要体现在“六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市城市管理局组织、指导有力,镇、街将城市管理作为主责主业,真抓真管,形成思想共识和管理合力。二是体制机制到位。深入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明确镇街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主导、城市管理部门主管、镇街社区主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网格管理到位。高标准配备基层城市管理人员、装备、车辆,科学划分单元网格,明确网格管理责任,借助数字化城管系统,提升网格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四是管理创新到位。认真践行群众路线,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创新“三长一会”模式,动员市民参与,推动商户自治,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奏响城市管理“协奏曲”。五是监督考核到位。建立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价制度,采用第三方测评结果,将城市管理纳入市对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奖优罚劣,形成争先创优的新局面。六是创新管理手段到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新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打造了多个实用好用的系统平台,解决了一系列城市管理痛点难点问题,让城市管理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该案例适用于全国城市管理系统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新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06
获奖情况及推广情况经过将近四年的建设运行发展,临沂市智慧城管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据统计,截止目前,临沂市城市管理指挥大厅已经接待全国各地党政机关(包含全国各地城市管理部门)参观考察学习临沂市智慧城管工作的代表团达到179批次,临沂市智慧城管工作模式在全国城市管理系统树立了标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临沂市智慧城管综合平台荣获临沂市2020度市域社会治理优秀创新成果奖和2021年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银奖。
往期回顾*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